狼真的来了。
这一次,我们说的不是美国。
10月初结束的中美第三次高端对话,传递出了一些缓和的迹象——美国决定以“针对性关税豁免”的形式取消部分特朗普时代加征的关税。
人们相信,超预期的通胀加供应链瓶颈……让美国不得不暂时放低身段。
中国遇到的麻烦或许更棘手。
比如绵延全国22省区的限电,让庞大的制造业不得不忍受“开一停五”或“开一停一”的煎熬,部分地区对居民限电更让人想起了缺电时代。
最近还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动向,它们可能会影响中国未来15年:
■ 一个是中国国庆假期刚过,沃尔玛突然宣布将其全球供应商业务部从中国搬到印度。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活消费品销售公司,很难相信这一决定是出于商业考虑。印度现在远不是一个合格的供应者,脱钩的阴霾依然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困扰之一。
■ 另一个是9月下旬发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中提到的,缺乏足够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欧洲企业在中国投资和经营的最大挑战。
清洁能源问题其实跟全球“净零碳排放”的目标紧密相关。欧盟企业提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碳排放问题有可能会成为新一轮贸易壁垒和贸易战的借口。
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即将在英国的格拉斯哥拉开帷幕,全球领导人将会齐聚一堂,评估我们要如何兑现巴黎气候协定中的承诺,以确保我们创造零碳未来。
近期,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都公布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新的宏伟目标,这将是COP26的关键议题。
减碳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手段,如果中国不能迎头跟上,相当一部分产业就会离开中国。贸易战叠加减碳,有点雪上加霜的感觉。
现代经济是复杂精妙的体系。
限电,直接原因是缺煤,间接原因是“减碳减排”,开工不足可能会让中国四季度经济数据不那么靓丽。
而未来如果欧美拿清洁能源说事,用碳关税筑起壁垒,其持续影响可能远超限电。到那时,中国经济又将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对于碳中和可能给经济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已经有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很多企业的探索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中国,又一次站在历史分界线上
中国人难免有这样的疑惑,中国发现并使用煤炭的历史很悠久,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没在中国发生?
说来也并不复杂。能源建构世界经济、历史的关键不在能源本身,而在你利用它的方式。
这张图显示的是不同历史时期,各区域先进技术的采纳率。其中,撬动时代的重要技术往往和能源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路径是:棉纺织业-蒸汽机-煤炭。
那时候,棉布是最大的流通商品。在中国历史的记录中,1840年前,棉布的流通额相当于丝绸、茶叶和盐的总和。
说起来,荷兰比中国更该遗憾。当时荷兰才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其造船、工业、金融、航运等产业都是数一数二,但荷兰这些产业似乎都服务于从亚洲采购,完美错过激发工业革命的契机。
只有英国一心琢磨着如何提高纺织机械的效率,如何用机器替代传统动力,如何把衣服卖到全世界。蒸汽机被改进了再改进,终于英国纺织业仅靠动力带来的效率提升这一项优势,就碾压全球。
蒸汽机的动力源于煤炭,曼彻斯特因为最靠近产煤区而史册留名。到1860年,英国钢、铁、煤的产量占世界60%,工业总产值占全球的五分之二,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路径是:汽车-内燃机-石油。
19世纪下半叶,煤油崭露头角,只是制取麻烦。当1901年第一口高产油井在美国得克萨斯被发现,美国彻底超越英国就此定局。
事实上,美国1894年GDP就已经超过英国,剩下的只是尽力夯实底蕴,而石油大开发大大缩短了赶超的时间。
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体系愈发复杂精细,石化工业-内燃机-电力成为工业提升的新动力。石化工业带动了汽车、航运、飞机、农业、制药、纺织……的全面提升。50多年时间,美国一国的原油产量占了全球的一半。
美国一举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新的全球引领者。
1949年后中国工业体系也是煤炭、石油驱动的。东三省最鼎盛的时候,工业产值占据全国的一半以上。
甚至在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的崛起依然延续着对传统的路径依赖,借陆运、海运之利,能够从全国、世界采购便宜、优质的能源转化为电力。
但如果沉迷于这条路,那么即便中国能够实现赶超,也可能需要太久的时间,中国等不起。
虽然中国已经是新的世界工厂,但中国消耗的能源和创造的价值严重不成比例。每百万美元GDP,中国能耗是欧美发达国家的5-8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这样的追赶一是代价太大,中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二是随着“双碳”的潮流,世界2050年、中国2060年碳中和大限的临近,新能源加速崛起,中国如果不能在新赛道上抢得先机,恐怕就会错过难得的一个历史机遇。
中国需要一个,类似美国在20世纪初发现石油那样的新契机,让中国拥有更高效的工业体系。
新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竞争不过中国,所以欧美国家才要搞什么减碳减排?征收碳税,目的无非是要让制造业回流?……
甚至还有更决绝的预言,全球严厉限制火电意味着今后再也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靠自己走上工业强国之路。
坦率地说,环保、双减客观上的确会产生类似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但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除了接受挑战别无它法。
无论是国家竞争,还是企业生存,“脱碳”都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这也就是中国下大力气搞“双减”、“双控”的原因,只不过很多地方没能领会其要义,反而急着在大限之前上马高能耗项目,变相加剧了当下缺煤、限电的情况。
新能源革命必将带来工业体系的彻底刷新,那种简单认为只需要提高绿电占比的想法,只能说too simple,too naive。
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但是发电装机总量却高达22亿千瓦时,约为美国的2倍,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还有点“糙”。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中国工业用电占总用电量的60%,电力排放占总温室气体排放32%,工业排放占总温室气体排放47%,创造的GDP只占27%。
中国15000个工业园区对全国经济贡献占到30%,但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66%,碳排占中国总碳排的68%。
当中国依然觉得火电难以被替代,风、光等新能源不稳定、不可控之时,欧洲企业正在零碳方面大步迈进,欧洲国家在碳排放、交易方面建立起了一整套的交易、评估、认证体系。
想知道这个对中国影响会有多大?欧盟2021年年中,碳排放成本来到56欧元/吨的历史高位,较年初上涨了超过50%;而中国最高只有100多元人民币,大部分的平均成本是50元人民币上下。
一旦欧盟决定开征碳关税,这个差价就是中国出口商品新增的成本,简单计算就知道这对中国产品竞争力会有多大打击。
美国的碳排放成本比欧盟低一些,但也是中国的3倍多。
今天,中国众多民营企业还在为电费上涨几分而纠结不已,但日后,一旦高额碳关税降临,其冲击恐怕就是海啸。
一则,中国2020年出口25906.5亿美元,其中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超过一半,这意味着它们都可能被碳关税波及。
再则,在华外资、合资企业同样要遵守出资国的“去碳化”要求,最早在2030年就要实现,而目前中国清洁能源占比不足三成,所以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就说,这让9%的欧盟在华企业决定不再追加投资或离开中国。
因此,无论你接受与否,全球产业链将在“脱碳”问题上进行重构,新能源革命将会更快来临,更别觉得它对你毫无影响。既然被称为革命,它就很可能要涤荡旧工业体系的角角落落。
没有人可以侥幸。
哪个城市会成为新时代的“曼彻斯特”?
历史上,每一次能源革命都会带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建构新的工业体系。
厚积薄发,新能源的时代已经呼之欲出。风电、光伏、储能成为新的煤炭,氢燃料和动力电池成为新的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的电网。
人类利用能源的方式将会产生巨大的连锁效应。
那么,谁会成为新能源时代的“曼彻斯特”?
内蒙古鄂尔多斯似乎天赋超然。上亿千瓦的绿色能源将成为其实现零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关键引擎。
鄂尔多斯拥有无尽的地下宝藏,但过去只能通过外送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参与经济进程,现在凭借无尽的地上宝藏——可再生能源,鄂尔多斯有极大可能成为推动中国绿色工业革命的关键引擎。
举一个简单例子来加以说明,就像我们不能想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把煤从曼彻斯特跨海运到荷兰,那样的成本没有哪个行业可以支撑,今天要把1000万千瓦的绿电从内蒙送到广东、江苏,其成本同样很高。
当鄂尔多斯成为绿色新工业革命的“曼彻斯特”时,黄河“几字弯地区”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工业中心。
站在这个维度来思考,几天前刚刚举办的“2021鄂尔多斯全球零碳产业峰会”就显得意味深长,这也许是一个新的历史性时间节点的隐喻。
过去,一条胡焕庸线把中国人口分成了4%与96%,GDP也分成了4%和96%,东西失衡固化上千年,前两次工业革命都未能打破失衡,而这条线恰恰也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分割线。
一旦绿色工业革命爆发,有极大可能平衡中国东西分化。
黄河几字弯这片广袤的地区凭借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会成为零碳新工业的策源地,就像英格兰中部成为工业革命起源地一样。
从国内外形势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红利已经日渐消失,这些产业将面临向海外转移的风险,而在中国内部,西部、北部地区大量人口在东部、南部沿海城市打工造成的社会问题、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如何实现部分产业向内部转移,打造零碳新工业,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又解决中西部的就业问题。
未来的中国,将因新能源和新工业体系的构建而改变经济地理格局,改变胡焕庸线规律,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新工业体系是什么样的?
新能源体系不仅会带来经济地理变局,还将重构新工业体系。
绿色科技公司远景科技集团正在鄂尔多斯打造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新工业革命的单元是零碳产业园。只有当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用智能物联网组织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绿色、稳定、可靠的能源系统。通过零碳产业园,绿色能源的生产和使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相对于能源生产和使用分离的工厂模式是一次巨大的飞跃”,远景CEO张雷在峰会上如此介绍。
零碳新工业体系,不仅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更需要一套国际性的标准。
基于长期参与全球碳中和转型的实践经验的实践经验,远景与法国世界领先的标准机构必维集团一起在制定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为零碳产业园赋予体系化的操作方案。该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与巴黎协定和科学碳目标(SBTi)的要求一致,可见双方要将零碳产业园模式推至全球的决心。
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成为一个零碳产业园,就要满足覆盖零碳能源系统、智能产业与科技、智能基础设施与社会低碳转型四方面的要求。而符合“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的园区将具备四大特征: 构建以零碳能源为基础的新工业体系,推动零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具有智能管理内核,以及为区域创造低碳转型动能。
参考欧盟能碳双控的标准,未来的零碳产业园,必须要达到能源制造和消耗在所有环节可跟踪、可分析、可追溯的标准,从而实现零碳闭环。
可以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已经成为了能源生产、消费和传输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集合体。
■ 从能源供应上看,鄂尔多斯的零碳产业园80%的能源直接来自于风电、光伏和储能。基于智能物联网的优化,另外20%的能源将会通过在电力生产过多时出售给电网,需要时从电网取回的合作模式,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
■ 从产业协同看,零碳产业园选择动力电池+汽车行业作为零碳产业园的产业组成。为什么动力电池和汽车行业会成为一个引爆点?能源、交通这两个都是万亿级的产业,历史上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由能源+交通引燃的:煤加上蒸汽机、蒸汽船、蒸汽火车催生了一次工业革命,石油+内燃机+汽车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风电、光伏必将跟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结合,绿色工业革命就此诞生。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远景还正在推进与头部车企合作,联合创新“换电重卡”等多样化的低碳、环保、高效、智能的整体运输解决方案和新型服务模式,逐步替换鄂尔多斯33万辆煤炭运输柴油卡车,每年减少30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并以此为开端,引导新能源商用车在运输、环卫、城市渣土、物流、公交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在鄂尔多斯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示范运营基地。
再往上游,还引入了正负级材料、隔膜,电解液的制造商。园区还将用绿电制氢,绿氢又可以在鄂尔多斯找到非常丰富的场景,典型的场景就是为煤化工脱碳。
因此,绿色能源+交通+化工,这三个领域的融合反应将会驱动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蓬勃发展。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鄂尔多斯,意味着中国已经向绿色工业革命迈出了坚定的一步,中国“三北”的战略地位、中国的经济版图将可能从此大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工厂开始的。
在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新一次工业革命中,谁掌握了新能源资产、掌握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动力。
而绿色工业革命注定是体系化、智能化的,它的单元将是零碳产业园。
不需要去畅想过于遥远的未来,在不远的将来,困扰中国制造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悬的碳关税,都将获得一个高性价比的中国版解决方案。
鄂尔多斯“远景零碳产业园”也将成为区域实现碳中和转型与产业升级的中国样板。如果中国15000个工业园区,哪怕只有一半实现低碳或零碳化运作,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的国际压力就将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不止如此,在新能源革命领域,中国的起步并不比发达国家慢,在诸多领域甚至还处于领先。这使得中国有望第一次在能源转换的大潮流中,站上人类发展的潮头。
这个机遇可遇而不可求。